学会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学会工作部 > 工作动态 > 详情

何黎明:产学研结合 理论与实际结合 拓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9日17:19 xhgzb

 产学研结合 理论与实际结合 拓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新境界

---在2018年(第十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何黎明

(二Ο一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各位来宾、各位会员、各位代表、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对来自物流领域产学研各界代表、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江西省发改委、高安市人民政府、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林安物流集团、正广通物流集团等为本次会议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思想,顽强拼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1978年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提高到27.8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上升到5.97万元。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现代物流业从探索起步到创新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 物流业规模扩张、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相当于同期GDP总量的3.27倍;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比改革开放初期分别增长14倍和18倍;全年快递业务件量超过400亿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为14.6%,比有记录的1991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

    —— 物流企业群体趋于成熟。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引进外资企业、发展民营企业,我国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参与竞争,繁荣发展的局面。目前,全国物流相关法人单位已近40万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5355家。各类物流企业坚持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基本符合市场需要的物流企业群体趋于成熟。

    —— 物流人才队伍成长壮大。目前,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以上,成为服务业就业主渠道之一。全国已有610多所本科院校和近2000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物流专业在校生规模达50万人;另有60万人参加了职业能力等级培训与认证,多层次、全系列、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 物流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477.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万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317个;民航运输机场发展到229个;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1600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

    —— 行业基础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由政府部门领导,行业协会牵头的物流行业标准、统计制度、企业评估、科技进步、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理论研究、舆论宣传等行业基础性工作体系基本建立,逐步完善,为物流业产业地位确立创造了条件。

    ——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协调机制基本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规划、政策,支持、促进和规范发展的物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等行业组织深入企业调研,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参与政府决策。政府、企业和协会沟通协调机制逐步形成,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现代物流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升华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的过程。四十年前的1978年11月,国家物资总局考察团将“物流”概念引入国内。1979年6月,中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到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1989年4月,由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承办的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举办。在此期间,介绍物流知识的专业文章和著作相继出版,国内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积极投入现代物流理论研究和知识传播。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国家计划分配物资逐步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如何通过现代物流理论与方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成为物流研究的重点。通过学习跨国公司的现代物流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理论研究在物流社会化、企业改革、物流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一些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推动了传统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外包,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新世纪伊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启了物流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纪元”。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就物流发展发出的第一个专题文件。同年4月,物流行业第一家综合性社团组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中国物流学会完成更名。2002年,由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首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广东省南海市召开。“什么是物流”“如何界定物流企业”“物流是不是产业”“物流行业基础工作”等问题,是这一阶段理论研讨的热点。理论研讨的成果,实践发展的推动和标准、统计、科技、企业评估、教育培训等行业基础性工作体系的建立,为确立物流产业地位创造了条件。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明确了物流业的产业地位。

    物流业产业地位确立以后,面临着发展方向、实现路径、重点任务和环境营造等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团结产学研各方力量,围绕这些议题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为国家规划和政策的出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2009年国务院发布我国第一个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物流国九条”;2014年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把物流业的产业地位提升到基础性、战略性高度。这些重要规划和重大政策的出台,无不体现了物流实践发展的需要和理论研究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物流业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研究重点转向“互联网+高效物流”“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物流业降本增效”“物流金融”“绿色低碳物流”等,为行业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推动着资本和技术“双轮驱动”,物流理念、运行模式和技术深刻变革,发展质量、效率和动能加速转换。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物流业实践发展的基本方向,也融入了物流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十年来,我国物流业加速发展,成就巨大。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全行业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同时,物流理论研究和智力支撑同样功不可没。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四十年来在物流理论战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专家、学者,企业和企业家,理论、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以及中国物流学会广大会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经过四十年发展,我国物流业多项指标排名世界前列,论规模已成为世界“物流大国”。但我国物流业在运行质量和效率、服务能力和水平、行业和地区结构、从业人员素质、治理体系和能力以及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地方,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流需求还有许多方面不相适应,打造世界“物流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我国物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国家物流竞争力提出了新课题。新一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深入推进,成为新发展的强劲引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对物流运行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理论研究中基础性、原创性成果不多,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及研究成果的前瞻性、适用性有待加强,支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目标。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现代化强国的必备条件,物流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实现“物流强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新时代新物流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对物流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特别关注。

    一是,“物流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谋划建设“物流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如何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制造强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军民深度融合”“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内涵、外延、框架结构、运行机理是什么,“物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物流服务体系来支撑?

    四是,物流业和相关产业怎么融合,有哪些有效途径和方法,怎样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五是,如何面对数字经济、智慧物流发展浪潮,怎样处理体制与机制、信息化与标准化、人工智能和劳动就业、客户体验和成本支出等方面的关系?

    六是,怎样处理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配、标准衔接、机制转换和政策调整等问题,发挥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整体效能?

    七是,如何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物流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网络,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八是,如何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分区域、分行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绿色低碳物流、逆向物流、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发展?

    九是,如何理顺各利益相关方关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府、协会和企业同心同向、共生共荣的良性互动“生态圈”?

    十是,如何团结产学研各方力量,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不断推出创新性研究成果,完善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理论体系,为“物流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以上题目,都是拓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的重点课题。需要学会会员和物流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联合攻关,研究探索。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中国物流学会是我国物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研究社团组织,其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和1984年成立的中国物流研究会。近四十年来,学会发展与时代变革同行,与行业发展同步。特别是2001年更名以来,我们团结广大会员、联络社会各界力量,坚持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为探索中国物流发展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目前,我会会员人数已达9000余人,聘任特约研究员206名,设立产学研基地158个。先后组织召开了17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11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和各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小型座谈会、研讨会。打造了“5·6智慧物流品牌日”“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按年度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和《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等行业研究报告已形成系列。近年来,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研究课题近100项,完成学会下达的重大、重点及面上课题近2000项。学会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物流学术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建议、案例总结推广、书刊编辑出版、人才教育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为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行业把握发展方向、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

    关于学会工作,我们已将《中国物流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印发与会代表。未来,我们将围绕探索中国物流发展道路,建设“物流强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高质量发展和“物流强国”深化研究,切实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二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找准政策服务抓手,加强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三是做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研究成果向技术产品转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四是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开拓人才培养新思路。五是适应对外交流新格局,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同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六是扩大学会会员覆盖面,优化会员组成结构,增强学会服务功能,开创自身建设新局面。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是中国物流学会一年一度举办的重要活动,是物流、采购与现代供应链领域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产学研结合、国内外交流的年度盛会,已连续举办了17次。本次年会选择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诞生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城。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景色宜人。建议各地代表借参加本次会议的机会,更多了解当地情况,广交朋友、互学互鉴,投资兴业、谋求合作。同时,也真诚希望就如何办好学术年会以及中国物流学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回顾四十年发展历程,我们对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做了有益探索。展望未来,“物流强国”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新境界,为实现“物流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xhgzb